返回

古代重组家庭日常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90 章 青成进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石头很少被这样骂,当即抹起眼泪。

    赵春兰看他哭,更是心烦,嗓门不由放大:“一个男娃不过被说几句就哭,一点都不爷们,有什么好哭的?”

    石头越哭越凶,她越是烦躁:“你给我闭嘴,不然我揍你啊。”

    一听要挨打,石头哪还能忍,张嘴哇哇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赵春兰气的进灶房找棍子要抽他。

    杜巧娘听到哭声忙从隔壁过来,拦住赵春兰,急切的问:“大清早的,这是咋啦?”

    阿圆就在旁边道:“大哥要去看灯,娘不让。”

    赵春兰也解释道:“我好好和他说家里人都有活,他非要去,又不是奶娃子,哪就这么不懂事?我就说让他去镇上看看他爹挣钱多不容易,他倒好还顶嘴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过说两句,他还委屈上了哭不停,石头我问问你,娘哪句话说错了?”

    石头哭着不作声,赵春兰叉腰站着一脸不耐烦。

    闻声而来的宋常贵就说:“要不我晚上带他们两个去看灯吧。”

    可现在已然不是看灯不看灯的问题。

    赵春兰知道他是老好人的脾性,好言道:“宋叔,看不看灯是小事,他这个脾气性子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杜巧娘看他一眼,示意他别管,又冲赵春兰说:“有话好好说,石头还是懂事的。”

    赵春兰把棍子一丢:“好,那我们就好好说,石头你觉得娘哪里做的不对的地方就讲出来。”

    他讲不出来,赵春兰却是有一肚子话要讲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要他做活不是什么过份的事。

    又说他不该与人比,富人家还穿金戴银奴仆成群呢,哪还可比性?

    石头哭声渐弱,最后在杜巧娘的引导下,说他错了。

    当娘的又哪会真同孩子计较,赵春兰火气一下子散去,也怪自己以往很少让他做活,养的他四肢不勤。

    在心里打定主意,就是不进学堂,也不能再让他跟村里的娃们疯玩。

    阿圆不肯去镇上,留在家里,只把石头带去。

    青成和他形影不离惯了,也要跟着去。

    想着他将要进学堂玩的时候少了,宋常贵交代他别淘气,就让去了。

    石头这才露出笑意,两人说说笑笑跟着赵春兰身后朝镇上去。

    喜月和欢儿要去仙女湖卖糕,石头那叫一个眼热,喜月不知情逗他:“一起去啊?”

    石头看向赵春兰,摇摇头:“阿娘让我帮爹打下手。”

    这可不像嫂子平日做派,喜月笑笑问:“惹你娘生气了?”

    石头嗯一声,却不说为何。

    青成嘴快的说了出来:“要不是娘拦着,他都要挨打了。”

    喜月也不说对错,只道:“那好好帮你爹做活吧,姑姑回来给你买花灯。”

    赵春兰接话:“可别买,买来也没什么用处,还不便宜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给你们买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和欢儿两个说笑着去仙女湖,道两边已有摊子摆着,寻个空位置把糕摆上。

    人还不是很多,欢儿就要先回去准备做糕的材料,学堂将要开课,买糕的人该多起来,想多备点货。

    来时两个大食盒喜月不好拿,她才一道过来的。

    喜月让她别着急来,一个人也能应付过来。

    欢儿走后不久,葛老爹把摊子从别处搬过来,笑呵呵打招呼,又说明日要两斤糕交束脩送师礼。

    早料到会遇见他,喜月掏出荷包,数出七十多文钱,年前帮着卖出去几个木偶,没撞到他人就没把钱结给他。

    葛老爹数五文钱出来给她算辛苦钱,喜月不肯要:“不过几句话的事。”

    他这才把钱收进钱袋里,不住说着谢话。

    下晌人渐多,摊前不时有人停下来买糕,有要一两块的,也有问过价成斤买的。

    很快一盒子糕卖完,又摆出第二盒。

    傍晚时候杨应和带着石头和青成过来,喜月给买了两个炸麻团,两人吃着逛一圈,就要回村里。

    “我等会来接你们。”

    杨应和交代过后,领着两人回去,到家才知道宋常贵找了过去。

    杜巧娘笑道:“我就猜到你会领他们去看灯,你宋叔还偏要去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小娃,正是爱凑热闹的时候,真去了看几眼就没了兴致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话,宋常贵进院来,他找过去扑个空,赵春兰说去看灯了。

    笑着与两人说:“这下子满意了。”

    青成笑嘻嘻:“喜月姐还给买了炸糕。”

    宋腊梅忍不住笑:“难怪一说话就满口香味,看把你美的。”

    说笑两句,杨应和就要去接喜月她们。

    天刚黑时最热闹,离家远的转过一圈有些就先回去了,不过饶是如此,来来往往的人仍不断。

    葛天冬来接阿爷,看到喜月她们,笑着点点头打招呼。

    见过几回,喜月笑笑,没有多

第 90 章 青成进学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